园所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园所动态 > 

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价值

更新时间:2020-10-08 17:32点击量:183

 
 

 

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,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,是个体在参与、体验与创造中,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。

 

李季湄:华东师范大学教授,国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组负责人,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

 
把教育融入一日生活是幼儿教育的规律,是科学的幼儿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,但在很多人心中,仍对此心存疑虑。
 
有人认为:教育如果融入一日生活中,幼儿根本学不到上小学所需要的知识。因此,没必要让幼儿把时间花在学习生活本领上,由成人照顾他们就可以了,这样才能让幼儿全力学习有价值的学业知识,为上小学做好准备。下面将该观点所涉及的其他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,以更好地澄清这个误区。
 
 
 

1

 
“生活本领”或“生活知识”
 真的没有意思吗?
 
回答是否定的,“生活本领”或“生活知识”对幼儿当下能否愉快、自信地生活非常重要。“生活本领”或“生活知识”不仅影响幼儿的生活质量,还影响幼儿的情绪情感、性格倾向等。
 
在幼儿园,那些午睡后能够独立穿好衣服去游戏,活动结束时能很快地按要求收拾好物品,洗手时能不弄湿自己衣服的幼儿,其“生活本领”或“生活知识”给予他们的远不止是生活上的便利,还让他们更富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效能感,更富有稳定的情绪和自信心,更具有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。
 

 
 

2

 
生活知识与学业知识
二者没有关系吗?
 

所谓学业,其实是人类将生活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、提炼,使之发生了形态转化而已。

 

比如数学,是抽去事物的具体特性后纯粹的关于量和形的知识。幼儿的认知结构相当于人类的早期,因此,他们学习数学的起点应该是人类构建数学的起点,即在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中运用量和形,并使这种运用发生在尽可能不同的情境中。幼儿学习量和形的抽象操作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是“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”,“发现、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”,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。

 

如吃饭时对应摆碗筷,和同伴平分糖果,跳绳时数数看谁跳得多,和同伴比一比谁长得高,谁在班上最高……这些经验储存多了,以此为基础,幼儿才能逐步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关于数、量及其关系的知识。也只有到这个时候,“数”、“多少”、“ 排序”等概念才能被幼儿理解而真正具有意义,否则,数学知识对于幼儿就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或符号。

 

当然,不是说幼儿完全不能通过成人的直接传授学习,但这不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,也不应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方式。皮亚杰说:“告诉不是教学(Telling is not teaching)。”要让传授的知识(尤其是直接的言语传授)对幼儿有意义,其前提是一定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及其已有的知识与经验。

 

 

 

3

入学准备仅仅是学业知识的准备?
而与幼儿的生活无关吗?

 

否!入学准备必须是幼儿身体的、心理的、知识与能力的、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全面准备。片面地把学业知识准备等同于入学准备,将给幼儿后继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患。做好幼儿入学准备,最重要的是让幼儿愉快地、有意义地经历当下的生活,在生活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。

 

在不少成人的头脑中,认为幼儿上小学主要靠学业知识取胜。我国幼小衔接的有关研究结果(1994)却表明,影响幼儿入学适应的最重要因素是儿童的学习态度、情感、与他人交往的能力、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状况等社会性因素。与儿童在小学的语文、算术成绩相关的最高因素也不是他们在幼儿园学了多少学业知识,而是他们在主动性方面的发展水平。

 

那些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、不懂就主动地提问、有困难就主动地寻求帮助等表现的儿童,学习能力更强,取得的学习成绩更好。所以,入学准备是不可能通过脱离实际生活的、成人本位的、单向控制的、无视幼儿特点的幼儿教育来实现的。

 

 
 

4

成人包揽幼儿的生活
是明智的举措吗?
 

 

成人如果把幼儿过早地驱赶到学业轨道上,并为此做出包揽幼儿生活的错误举动的话,那将如教育家斯宾塞所警告的那样,成人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所犯下的错误,可能让孩子用一生的痛苦来承担。

 

幼儿期是一个稚嫩的、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的时期,然而又是其自理、自立、迈向独立的,需要日益增长的时期。成人的过度包揽,不但会让幼儿的能力萎缩,习惯变坏,而且还会严重地阻碍幼儿自主性、主动性、独立性的发展,挫伤幼儿的自信心、自我效能感,进而影响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,对其社会性的发展,甚至对其今后健全人格的形成,都会带来巨大的、长远的不良影响。

 

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,对幼儿的娇惯或溺爱“包含着对儿童自己的力量和选择缺乏信任和尊重,这在本质上是藐视,而这可能促使儿童形成自卑的感觉”。成人扭曲的价值观不仅会扭曲幼儿的生活,还将扭曲幼儿的心灵,毁坏幼儿的人格。

 

 

从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状况来看,追求幼儿当下生活的质量,为幼儿未来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,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。仓桥惣三在《幼儿园真谛》一书中指出:“在我们的认识中,至少在幼儿的教育情况下,并不是教育的生活化,而是生活的教育化。”可以说,尊重幼儿的生活,将之视为幼教质量的核心,是“以幼儿为本”的幼儿教育的基本特征,也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普适性追求。


 

 
 
      
 
 
 

转自:华南国际教育展

 

招生热线: